网站介绍:
安阳市农业科-555000a555000公海是安阳市政府直属的一家综合性农业机构,其前身为1962年建立的安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12月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为安阳市农业科-555000a555000公海,2011年6月经河南省农业科-555000a555000公海批准设立河南省农业科-555000a555000公海安阳分院。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为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专业优势突出、科研条件基本完善的综合性农业科研中心。设有20个科研及技术服务机构,6个职能科室,主要开展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绿豆)、蔬菜、林果、花卉等新品种的选育引进以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单位编制数212人,现有干部职工185人,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5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40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管优秀专家13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1人。建有10275平方米的综合科研实验楼、300亩的农作物试验基地、40余亩的海南南繁基地。正在建设的千亩综合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成为了集现代农业科学试验、农业成果展示示范、科普教育、生态农业及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标准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综合试验站、谷子综合试验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定点观测站;省级科研平台10个:省谷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谷子育种创新型科技团队、省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安阳辣椒育种院士工作站、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蔬菜综合试验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省引进国外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市级科研平台9个:市小麦核心种质创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玉米改良技术工程中心、市蔬菜技术工程中心、市谷子改良工程技术中心、市基质育苗工程技术中心、市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市设施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谷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市大豆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有河南省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刘金荣劳模工作室”和“崔俊明劳模工作室”。常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先后选育出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100余个,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粮食和蔬菜增产及品质提升。1.谷子育种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培育出“豫谷”系列近30多个谷子品种。其中豫谷1号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豫谷18号为全国唯一通过国家华北夏谷区、东北春谷区、西北春谷区三大区域鉴定的谷子品种,被农业部领导称赞为“谷子界的郑单958”,2014-2018年连续5年被列入国家首选谷子种植品种;豫谷31-36为抗除草剂品种;豫杂谷1号为杂交品种。2.玉米育种也是国内领先。先后培育出了安玉5号、安玉13号、安玉308等7个国审和省审品种,特别是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昌7—2”,配合力非常突出,国内外利用它或它的衍生系培育的品种已近300个,为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3.蔬菜育种省内先进。近年来选育出27个蔬菜新品种,形成了以辣椒、豆角、茄子育种为优势的蔬菜育种学科。4.大豆、绿豆育种省内知名。近几年选育出大豆新品种5个:安豆1号、安豆4号、安豆5156、安豆203、安豆5246。其中“安豆5156”为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达44.62%;安豆203在山东推广面积仅两年就进入了前3位。绿豆新品种6个:豫绿豆3号、安黑绿豆1号,安黑绿豆2号、安绿7号、安绿8号、安黄绿豆1号,在绿豆育种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5.小麦、花生新品种选育取得较大突破。在已选育出安麦1号、7号的基础上,2018年有2个小麦新品种一起通过了省审,其中“安麦1241”属于优质中筋品种,“安麦1132”属于优质弱筋品种。“安花0017”于2014年通过省审,“安花3号”在2016——2018年国家和省区试中表现突出,居第一位,且含油量高达56.4%,达到高油花生标准。同时,通过建示范基地、搞科技培训、做技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荣获各级科技成果11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全省农业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农科系统科研先进单位”。近年来加强与种业企业的合作,在科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谷子、大豆、玉米、小麦等新品种、新成果得到了迅速推广和转化,同时也获得了新品种转让费及合作费近1000万元。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努力建设和发展成为区域性地市级农业科研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