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
更新时间: 2020-07-08 11:46:29 站长百科
基本解释
1. 身体劳累的感觉 :~乏。~倦。~劳。~惫。~敝。精~力尽。
2. 懈怠,不起劲 :~塌。~软。
相关词汇
乐此不疲
[ lè cǐ bù pí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疲劳
[ pí láo ]
疲乏劳累
疲惫
[ pí bèi ]
极度疲劳
筋疲力尽
[ jīn pí lì jìn ]
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疲钝
[ pí dùn ]
谓非常疲乏。
疲顿
[ pí dùn ]
疲乏劳累
疲乏
[ pí fá ]
疲倦困乏
疲困
[ pí kùn ]
疲乏困顿;非常疲劳
疲倦
[ pí juàn ]
劳累困倦。同疲乏
筋疲力敝
[ jīn pí lì bì ]
同“ 筋疲力盡 ”。 宋 司马光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税促。”
力尽筋疲
[ lì jìn jīn pí ]
尽:完;筋:筋骨。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筋疲力竭
[ jīn pí lì jié ]
筋:筋骨;竭:完。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精疲力倦
[ jīng pí lì juàn ]
倦:疲倦,劳累。 犹言精疲力尽。
汲引忘疲
[ jí yǐn wàng pí ]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师老兵疲
[ shī lǎo bīng pí ]
师、兵:军队;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精疲力尽
[ jīng pí lì jìn ]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疲于奔命
[ pí yú bēn mìng ]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 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疲于供命
[ pí yú gòng mìng ]
犹言疲于奔命。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嶧山碑》﹞歷代摹爲楷式。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
疲塌
[ pí tā ]
松懈拖沓。亦称疲沓
疲暮
[ pí mù ]
暮年;衰老。南朝 梁 沉约 《报王筠书》:“含咀之间,倏焉疲暮。”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尔復朱灯空明,但为疲暮。”《南史·范缜传》:“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疲暮诗《白髮咏》以自况。”
筋疲力倦
[ jīn pí lì juàn ]
犹言筋疲力尽。
精疲力竭
[ jīng pí lì jié ]
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疲悴
[ pí cuì ]
1.亦作“疲瘁”。疲劳困苦。 2.衰弱。
疲软
[ pí ruǎn ]
1. [fatigued and weak]:疲乏无力;不振作两腿疲软 2. [sluggish]:一种经济状态,表现在价格趋于低落,成交的数额减少市场疲软 3. [weak]:软弱无能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疲软。–《西游记》
疲剧
[ pí jù ]
非常疲劳。宋 王安石 《次韵信公石枕蕲簟》:“烛龙中天进无力,客主敲然各疲剧。”《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 耶律伊都 曰:‘我军未集,人马疲剧,未可战也。’”
疲惫不堪
[ pí bèi bù kān ]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
疲餧
[ pí wèi ]
犹疲馑。《后汉书·五行志五》:“ 中平 元年二月, 张角 兄弟起兵 冀州 ,自号黄天,三十六方,四面出和,将帅星布,吏士外属,因其疲餧,牵而胜之。”
疲隶
[ pí lì ]
犹贱臣。
疲陋
[ pí lòu ]
无能浅薄。
疲老
[ pí lǎo ]
1.衰老。 南朝 宋 鲍照 《从拜陵登京岘》诗:“衰贱谢远愿,疲老还旧邦。”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2.困倦劳顿。《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吾兵疲老, 世充 凴守坚城,未易猝拔。”
疲羸
[ pí léi ]
1.衰弱。 《后汉书·段熲传》:“人畜疲羸。”《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遣将分兵,助我东征,择良而予……自携部曲,疲羸居半。” 2.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丞相 仁杰 之抚疲羸,僕射 元振 之安夷夏。”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疲羸未復,疮痏未平,抚之则濡沫纔通。” 宋 梅尧臣 《送王学士知亳州》诗:“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3.指贫瘠之地。 清 姚鼐 《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言忤上官,解其柄持,改任 川 北,畀以疲羸。”
疲瘵
[ pí zhài ]
患病、疾病或凋敝或困乏疲弱之人。
疲瘁
[ pí cuì ]
1.犹疲悴。 2.弊病。
疲民
[ pí mín ]
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 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诗:“天子念疲民,分忧輟侍臣。” 宋 曾巩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敛,方岁之富,食常不足。” 2.使民穷困。《左传·成公十六年》:“今 楚 内弃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疲斾
[ pí pèi ]
久挂的旌旗。
疲厌
[ pí yàn ]
厌倦。《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百喻经·构驴乳喻》:“众人疲厌,都无所得,徒自劳苦。”
疲俗
[ pí sú ]
衰败的风俗。《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外破元凶,内康疲俗,名高五霸,道冠八元。” 宋 司马光 《送祖之守陕》诗:“仁风思布濩,疲俗待绥寧。” 元 曹之谦 《自赵城还府》诗:“独怜疲俗诛求困,愁嘆声多不可闻。”
饥疲
[ jī pí ]
1.飢饿疲乏。 2.饥饿疲乏。饥,通“飢”。
疲顽
[ pí wán ]
疲乏倦怠。
疲顇
[ pí cuì ]
见“ 疲悴 ”。
疲苦
[ pí kǔ ]
疲劳辛苦。
疲病
[ pí bìng ]
疲劳并且有病
疲玩
[ pí wán ]
懈怠玩忽。
疲氓
[ pí méng ]
亦作“ 疲甿 ”。 疲困之民。
疲殆
[ pí dài ]
疲乏。
疲朽
[ pí xiǔ ]
犹老朽。
疲敝
[ pí bì ]
疲劳不堪。也作疲弊
疲怨
[ pí yuàn ]
疲劳怨恨。
疲勚
[ pí yì ]
疲劳辛苦。
疲冗
[ pí rǒng ]
衰弱无能。
衰疲
[ shuāi pí ]
衰竭疲劳
疲驽
[ pí nú ]
衰老的劣等马。 常用以自谦,言愚钝无能。
疲馑
[ pí jǐn ]
疲乏而又饥饿。
疲费
[ pí fèi ]
谓折腾浪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戊子,詔曰: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疲耗
[ pí hào ]
困顿耗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在兵閒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旧唐书·郭虔瓘传》:“虽广获珍奇,多斩首级,而中国疲耗,殆至危亡。”《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数年疲耗,今始息肩,自宜内固根本,不当更为繁费。”
疲睡
[ pí shuì ]
因疲倦而睡去。
疲癃
[ pí lóng ]
1.曲腰高背之疾。泛指年老多病或年老多病之人。 宋 张载 《正蒙·乾称》:“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又有那真正疲癃残疾的人,他却那里有一日十二个钱来买穀。” 2.指苦难或苦难之人。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交兵》:“ 徐方 枕, 淮 夷静。疲癃拯,黎庶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 桂林 除跋扈, 梧 野起疲癃。” 钱玄同 《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外各界之评论》:“ 孙先生 这种精神,真是我们这疲癃老朽的民族起死回生的唯一圣药。” 3.古代以成年男子高不满六尺二寸者为疲癃。《文献通考·户口一》:“ 如淳 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疲癃。”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疲癃之讹》:“今以残病为疲癃误也。 服虔 曰:‘丈夫高不满六尺二寸者为疲癃。’”
疲痾
[ pí kē ]
见“ 疲疴 ”。
疲甿
[ pí méng ]
见“ 疲氓 ”。
疲獘
[ pí bì ]
疲敝,困乏。
疲怠
[ pí dài ]
疲乏;倦怠
疲役
[ pí yì ]
疲于所役。《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后汉书·吴汉传》:“ 汉 等贪并力攻 嚣 ,遂不能遣,粮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多。” 缪荃孙 《艺风堂友朋书札·袁昶二十六》:“虱此三年,苶然疲役,所得不偿所失。”
疲弱
[ pí ruò ]
1. [weak and weary]:疲乏无力;衰弱身体疲弱 2. [weaken;slump]:指行情价格低落近年这种货物价格疲弱
疲劣
[ pí liè ]
衰弱恶劣。
疲人
[ pí rén ]
疲困之民。
疲乘
[ pí chéng ]
疲乏的马。
昏疲
[ hūn pí ]
犹困倦。
衰疲
[ shuāi pí ]
衰竭疲劳
疲驽
[ pí nú ]
衰老的劣等马。 常用以自谦,言愚钝无能。
疲馑
[ pí jǐn ]
疲乏而又饥饿。
疲瘠
[ pí jí ]
土地不肥沃;贫瘠。
疲疴
[ pí kē ]
亦作“ 疲痾 ”。 病而体弱。
疲沓
[ pí ta ]
松懈不起劲。
疲殚
[ pí dān ]
亦作“ 疲单 ”。疲劳到极点。
疲极
[ pí jí ]
1.穷乏。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调赋相仍,日以疲极。” 2.疲劳;非常疲劳。《法苑珠林》卷十七:“菩萨曰:‘城中男女皆疲极,孔雀众鸟又疲极,寐。’”《太平广记》卷十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赵瞿》:“年七十餘……能负重更不疲极。”
疲愞
[ pí nuò ]
拖沓无能。
疲庸
[ pí yōng ]
1.庸碌。 2.平庸。
疲堕
[ pí duò ]
疲乏懈怠。
冲疲
[ chōng pí ]
谓地当冲要,民情疲顽。
神疲
[ shén pí ]
精神疲乏。
痿疲
[ wěi pí ]
谓疲弱不振。
疲黎
[ pí lí ]
疲困之民。
疲輭
[ pí ruǎn ]
见“ 疲软 ”。
疲蹇
[ pí jiǎn ]
1.衰老的跛脚马。 2.谦言愚钝无能。
疲薾
[ pí ěr ]
1.亦作“疲苶”。困惫。 2.不振作,无生气。
疲曳
[ pí yè ]
1.衰老疲困。《后汉书·冯衍传下》:“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 李贤 注:“曳,犹顿也。” 宋 王安石 《乞退表》:“况于疲曳,加以瞀昏,若由昧冒而无惭,其必颠隮而不救。” 2.指衰弱困顿。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我行感衰疾,腰脚增疲曳。” 3.劳苦困顿。《晋书·王述传》:“又 江州 当泝流数千,供继军府,力役增倍,疲曳道路。”《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如此,非特我兵趋疾疲曳,有堕贼掩伏之虞,彼又将分兵擣虚以袭我矣。”
疲懦
[ pí nuò ]
软弱无能。
疲懒
[ pí lǎn ]
懒散,不振作。宋 王安石 《送明州王大卿》诗:“属城旧吏虽疲懒,尚可挥毫敌 李舟 。” 李国文 《月食》:“但是老道奇像一头疲懒的牲口,哼了两声,又没有动静了,急得那年轻姑娘恨不能进车头里去。”
疲懈
[ pí xiè ]
疲倦松懈。
疲怠
[ pí dài ]
疲乏;倦怠
1. 身体劳累的感觉 :~乏。~倦。~劳。~惫。~敝。精~力尽。
2. 懈怠,不起劲 :~塌。~软。
相关词汇
乐此不疲
[ lè cǐ bù pí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疲劳
[ pí láo ]
疲乏劳累
疲惫
[ pí bèi ]
极度疲劳
筋疲力尽
[ jīn pí lì jìn ]
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疲钝
[ pí dùn ]
谓非常疲乏。
疲顿
[ pí dùn ]
疲乏劳累
疲乏
[ pí fá ]
疲倦困乏
疲困
[ pí kùn ]
疲乏困顿;非常疲劳
疲倦
[ pí juàn ]
劳累困倦。同疲乏
筋疲力敝
[ jīn pí lì bì ]
同“ 筋疲力盡 ”。 宋 司马光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税促。”
力尽筋疲
[ lì jìn jīn pí ]
尽:完;筋:筋骨。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筋疲力竭
[ jīn pí lì jié ]
筋:筋骨;竭:完。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精疲力倦
[ jīng pí lì juàn ]
倦:疲倦,劳累。 犹言精疲力尽。
汲引忘疲
[ jí yǐn wàng pí ]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师老兵疲
[ shī lǎo bīng pí ]
师、兵:军队;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精疲力尽
[ jīng pí lì jìn ]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疲于奔命
[ pí yú bēn mìng ]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 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疲于供命
[ pí yú gòng mìng ]
犹言疲于奔命。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嶧山碑》﹞歷代摹爲楷式。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
疲塌
[ pí tā ]
松懈拖沓。亦称疲沓
疲暮
[ pí mù ]
暮年;衰老。南朝 梁 沉约 《报王筠书》:“含咀之间,倏焉疲暮。”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尔復朱灯空明,但为疲暮。”《南史·范缜传》:“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疲暮诗《白髮咏》以自况。”
筋疲力倦
[ jīn pí lì juàn ]
犹言筋疲力尽。
精疲力竭
[ jīng pí lì jié ]
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疲悴
[ pí cuì ]
1.亦作“疲瘁”。疲劳困苦。 2.衰弱。
疲软
[ pí ruǎn ]
1. [fatigued and weak]:疲乏无力;不振作两腿疲软 2. [sluggish]:一种经济状态,表现在价格趋于低落,成交的数额减少市场疲软 3. [weak]:软弱无能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疲软。–《西游记》
疲剧
[ pí jù ]
非常疲劳。宋 王安石 《次韵信公石枕蕲簟》:“烛龙中天进无力,客主敲然各疲剧。”《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 耶律伊都 曰:‘我军未集,人马疲剧,未可战也。’”
疲惫不堪
[ pí bèi bù kān ]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
疲餧
[ pí wèi ]
犹疲馑。《后汉书·五行志五》:“ 中平 元年二月, 张角 兄弟起兵 冀州 ,自号黄天,三十六方,四面出和,将帅星布,吏士外属,因其疲餧,牵而胜之。”
疲隶
[ pí lì ]
犹贱臣。
疲陋
[ pí lòu ]
无能浅薄。
疲老
[ pí lǎo ]
1.衰老。 南朝 宋 鲍照 《从拜陵登京岘》诗:“衰贱谢远愿,疲老还旧邦。”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2.困倦劳顿。《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吾兵疲老, 世充 凴守坚城,未易猝拔。”
疲羸
[ pí léi ]
1.衰弱。 《后汉书·段熲传》:“人畜疲羸。”《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遣将分兵,助我东征,择良而予……自携部曲,疲羸居半。” 2.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丞相 仁杰 之抚疲羸,僕射 元振 之安夷夏。”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疲羸未復,疮痏未平,抚之则濡沫纔通。” 宋 梅尧臣 《送王学士知亳州》诗:“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3.指贫瘠之地。 清 姚鼐 《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言忤上官,解其柄持,改任 川 北,畀以疲羸。”
疲瘵
[ pí zhài ]
患病、疾病或凋敝或困乏疲弱之人。
疲瘁
[ pí cuì ]
1.犹疲悴。 2.弊病。
疲民
[ pí mín ]
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 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诗:“天子念疲民,分忧輟侍臣。” 宋 曾巩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敛,方岁之富,食常不足。” 2.使民穷困。《左传·成公十六年》:“今 楚 内弃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疲斾
[ pí pèi ]
久挂的旌旗。
疲厌
[ pí yàn ]
厌倦。《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百喻经·构驴乳喻》:“众人疲厌,都无所得,徒自劳苦。”
疲俗
[ pí sú ]
衰败的风俗。《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外破元凶,内康疲俗,名高五霸,道冠八元。” 宋 司马光 《送祖之守陕》诗:“仁风思布濩,疲俗待绥寧。” 元 曹之谦 《自赵城还府》诗:“独怜疲俗诛求困,愁嘆声多不可闻。”
饥疲
[ jī pí ]
1.飢饿疲乏。 2.饥饿疲乏。饥,通“飢”。
疲顽
[ pí wán ]
疲乏倦怠。
疲顇
[ pí cuì ]
见“ 疲悴 ”。
疲苦
[ pí kǔ ]
疲劳辛苦。
疲病
[ pí bìng ]
疲劳并且有病
疲玩
[ pí wán ]
懈怠玩忽。
疲氓
[ pí méng ]
亦作“ 疲甿 ”。 疲困之民。
疲殆
[ pí dài ]
疲乏。
疲朽
[ pí xiǔ ]
犹老朽。
疲敝
[ pí bì ]
疲劳不堪。也作疲弊
疲怨
[ pí yuàn ]
疲劳怨恨。
疲勚
[ pí yì ]
疲劳辛苦。
疲冗
[ pí rǒng ]
衰弱无能。
衰疲
[ shuāi pí ]
衰竭疲劳
疲驽
[ pí nú ]
衰老的劣等马。 常用以自谦,言愚钝无能。
疲馑
[ pí jǐn ]
疲乏而又饥饿。
疲费
[ pí fèi ]
谓折腾浪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戊子,詔曰: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疲耗
[ pí hào ]
困顿耗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在兵閒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旧唐书·郭虔瓘传》:“虽广获珍奇,多斩首级,而中国疲耗,殆至危亡。”《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数年疲耗,今始息肩,自宜内固根本,不当更为繁费。”
疲睡
[ pí shuì ]
因疲倦而睡去。
疲癃
[ pí lóng ]
1.曲腰高背之疾。泛指年老多病或年老多病之人。 宋 张载 《正蒙·乾称》:“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又有那真正疲癃残疾的人,他却那里有一日十二个钱来买穀。” 2.指苦难或苦难之人。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交兵》:“ 徐方 枕, 淮 夷静。疲癃拯,黎庶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 桂林 除跋扈, 梧 野起疲癃。” 钱玄同 《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外各界之评论》:“ 孙先生 这种精神,真是我们这疲癃老朽的民族起死回生的唯一圣药。” 3.古代以成年男子高不满六尺二寸者为疲癃。《文献通考·户口一》:“ 如淳 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疲癃。”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疲癃之讹》:“今以残病为疲癃误也。 服虔 曰:‘丈夫高不满六尺二寸者为疲癃。’”
疲痾
[ pí kē ]
见“ 疲疴 ”。
疲甿
[ pí méng ]
见“ 疲氓 ”。
疲獘
[ pí bì ]
疲敝,困乏。
疲怠
[ pí dài ]
疲乏;倦怠
疲役
[ pí yì ]
疲于所役。《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后汉书·吴汉传》:“ 汉 等贪并力攻 嚣 ,遂不能遣,粮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多。” 缪荃孙 《艺风堂友朋书札·袁昶二十六》:“虱此三年,苶然疲役,所得不偿所失。”
疲弱
[ pí ruò ]
1. [weak and weary]:疲乏无力;衰弱身体疲弱 2. [weaken;slump]:指行情价格低落近年这种货物价格疲弱
疲劣
[ pí liè ]
衰弱恶劣。
疲人
[ pí rén ]
疲困之民。
疲乘
[ pí chéng ]
疲乏的马。
昏疲
[ hūn pí ]
犹困倦。
衰疲
[ shuāi pí ]
衰竭疲劳
疲驽
[ pí nú ]
衰老的劣等马。 常用以自谦,言愚钝无能。
疲馑
[ pí jǐn ]
疲乏而又饥饿。
疲瘠
[ pí jí ]
土地不肥沃;贫瘠。
疲疴
[ pí kē ]
亦作“ 疲痾 ”。 病而体弱。
疲沓
[ pí ta ]
松懈不起劲。
疲殚
[ pí dān ]
亦作“ 疲单 ”。疲劳到极点。
疲极
[ pí jí ]
1.穷乏。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调赋相仍,日以疲极。” 2.疲劳;非常疲劳。《法苑珠林》卷十七:“菩萨曰:‘城中男女皆疲极,孔雀众鸟又疲极,寐。’”《太平广记》卷十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赵瞿》:“年七十餘……能负重更不疲极。”
疲愞
[ pí nuò ]
拖沓无能。
疲庸
[ pí yōng ]
1.庸碌。 2.平庸。
疲堕
[ pí duò ]
疲乏懈怠。
冲疲
[ chōng pí ]
谓地当冲要,民情疲顽。
神疲
[ shén pí ]
精神疲乏。
痿疲
[ wěi pí ]
谓疲弱不振。
疲黎
[ pí lí ]
疲困之民。
疲輭
[ pí ruǎn ]
见“ 疲软 ”。
疲蹇
[ pí jiǎn ]
1.衰老的跛脚马。 2.谦言愚钝无能。
疲薾
[ pí ěr ]
1.亦作“疲苶”。困惫。 2.不振作,无生气。
疲曳
[ pí yè ]
1.衰老疲困。《后汉书·冯衍传下》:“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 李贤 注:“曳,犹顿也。” 宋 王安石 《乞退表》:“况于疲曳,加以瞀昏,若由昧冒而无惭,其必颠隮而不救。” 2.指衰弱困顿。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我行感衰疾,腰脚增疲曳。” 3.劳苦困顿。《晋书·王述传》:“又 江州 当泝流数千,供继军府,力役增倍,疲曳道路。”《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如此,非特我兵趋疾疲曳,有堕贼掩伏之虞,彼又将分兵擣虚以袭我矣。”
疲懦
[ pí nuò ]
软弱无能。
疲懒
[ pí lǎn ]
懒散,不振作。宋 王安石 《送明州王大卿》诗:“属城旧吏虽疲懒,尚可挥毫敌 李舟 。” 李国文 《月食》:“但是老道奇像一头疲懒的牲口,哼了两声,又没有动静了,急得那年轻姑娘恨不能进车头里去。”
疲懈
[ pí xiè ]
疲倦松懈。
疲怠
[ pí dài ]
疲乏;倦怠